再读《蜗居》原著才懂,25元冰淇淋都要咬牙买的小贝,根本满足不了海藻的生活目标

最近在看《蜗居》,也在看原著。人到中年再看,它对我的触动非常之大。 15年前看看《蜗居》,看的是别人的故事;15年后再看,才知自己已是剧中人。 海萍和苏淳住在一个10平米的出租屋里,早餐就的隔夜菜加一碗微波炉加热的两碗米饭,匆匆巴拉两口就解决了。 为了买房,他们可以吃一周清水煮挂面;海萍会和邻居计较水费和炒菜用油。 她们无时无刻不在算计,怎么攒更多的钱,买更好的房。 记得海萍刚毕业,和孙淳租住小屋的时候,就开始畅想买房,就开始过各种算计的生活。 但是海藻不是。 原著中有一段海藻对未来生活的畅想:她幻想着,也许有一天会碰到一位仁慈的老板,很慷慨地说,每月一万,包吃包住,上班两天,休息28天,年底双薪。为这个仁慈的老板,她已经期待两年了,两年里,她换了3个工作,不停地随着工作地点搬家。 海藻毕业不到两年,换了3份工作,陈思福的公司是海藻的第四份工作。 在这里,海藻遇到了小贝,也遇到了宋思明。果然应了老祖宗留下来的一句话:人挪活,树挪死。 她和小贝会去逛街,看挂在橱窗里的漂亮衣服,去商场各种试穿,等到过季打折时候买。 最让她无法抗拒的的25元一个球的冰淇淋,最多没半小时就吃完,25元也是小贝一周的饭钱。 她明知小贝节俭,努力攒钱买房,可是她还是毫不掩饰自己对冰淇淋的喜欢。 海藻的喜欢不被满足就会转化为小贝的愧疚。 如果海藻把喜欢的目标转变为和小贝一起买房,那么她可能就会是第二个海萍。 或许海藻嫁给小贝比海萍嫁给孙淳还要幸福。 小贝是一个目标感极强的人,而且行动力也很强。 海萍比海藻早毕业四年,且算小贝比海萍晚两年吧。 当海萍想要买房的时候,她和孙淳一共才攒了4万,小贝一个人就攒了6万。 而且小贝还计划在明年与海藻买房并结婚。 这就是差距呀。 事实是,那是小贝的目标,不是海藻的目标,海藻的目标是“25元的冰淇淋”,是一个月上2天班,休28天,月入1万。 要知道,海萍当时的工资也不过2800元啊。 这个生活目标,是小贝踮踮脚也够不到的。 即便是小贝每天踮着脚和海藻过日子,可是任谁踮着脚过日子也有累到站不动的一天。 海藻是吃不了生活的苦,也吃不了牛马搬砖的苦。 小贝供养不了海藻也是很现实的一件事,即便是结婚,劳燕分飞也是早晚的事。 海藻遇见陈思福是她的第四份工作,如果不是宋思明,她很快就会找第五份工作了。 陈思福让海藻去陪酒,位置是外滩18号。那是多少人路过都怕收钱的地方。 第二天,陈思福又安排海藻陪宋思明打高尔夫。 这样的生活,跟着小贝怕是一辈子都接触不到的。 阶层的可怕就在于此。顶层人的轻而易举,是底层人三代当牛做马也得不到的。 随着慢慢接触,宋思明给海藻的生活已经远远超出海藻的预期。 所以,选择的天平偏向宋思明也是情理之中。 这世间,小贝常有,而宋思明不常有。多少人努努力能成为小贝,多少人拼尽全力也成不了宋思明。 小贝和宋思明,你会怎么选?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情感
西安交通大学王牌专业怎么样?强强联合,培养优质人才!
下一篇:俄称打击乌军用机场 乌称击退俄多次进攻